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山东法制报》:即墨市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接地气聚公信

2014年03月27日
作者:张维勤 王浩
打印 分享到:

  新媒体搭建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本次直播的主持人……乘着夜幕,我们出发了。”

  1月21 日清晨,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首次通过官方微博对执行局隋兆忠执行小组的执行行动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将执行过程全面、同步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在4 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计 3529 名网友对直播给予了关注,不少网友对微博直播表示赞扬,网友wenxipp29表示“ 看来执行也不是那么容易,赞一个吧”。一名老赖见到上门的法官后态度蛮横,但一听到微博直播,立即表示想办法还钱。

  2013年5月6 日,即墨法院在新浪网、腾讯网上正式开通青岛市基层法院首家官方微博,10月11 日,正式开通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家官方微信,及时公布法院最新动态的同时,在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先试水微博执行、庭审直播工作,搭建起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目前,即墨法院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公众服务平台直播执行、庭审已成常态,官方微博在全省政务微博中排名第18位,司法系统中排名前10位。

  “ 开通微博、 微信平台只是我们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一部分,我院在做好审执工作的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司法公开,把工作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以司法公开促公信,以司法公开暖民心。”即墨法院陈显江院长说。

  信息化拓宽司法服务的大窗口

  一大早,家住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大妈就到即墨法院立案大厅立案,打算起诉欠钱不还的程某。 但由于张大妈从未来过法院,不知道该如何起诉。 正在手足无措时,导诉服务台的书记员小王主动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张大妈引导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认真听取了张大姐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后,小王准备了一套民间借贷案件立案所需材料范本及诉讼指南、温馨提示交到张大妈手中,让她按照“范本”准备立案材料。

  “ 活了大半辈子,这是第一次进法院,没想到法院服务这么周到,需要的材料照着“范本”就准备齐了,才一个小时就帮我把案子立上了,我相信法院肯定会做出公平的判决,为我做主。”张大妈动情地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断加强“ 立案服务窗口”建设,在立案大厅设置了导诉服务台,配置了饮水机、雨伞、医药箱、报刊架等便民工具;专设了电子触摸屏,依法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及诉讼风险等内容,方便当事人自助查询案件流程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

  如今,即墨法院立案大厅已将原来单一的立案功能提升为综合性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帮助群众立案、组织立案听证、公开案件流程信息……例如:案件一经立案,司法公开短信平台就会向当事人的手机上发送一条短信,告知案号、案由、 办案法官姓名  、联系方式等。对案件采取强制措施中,短信平台会自动将办案法官采取查封、冻结、划扣等措施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告知相关当事人。据了解,在近期即墨全市百村、百企案件回访及人大、政协政风评议中,即墨法院满意度达98% ,并连续两年在即墨市政风纪风考评中获得满分100分。

  “ 立案大厅是法院接待群众的第一场所,群众对法院的第一印象也多来自这里,即墨法院将立案大厅建设成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既打破了法院在群众中的‘ 神秘感’ ,又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快速解决纠纷、实现权益。”山东一诺律师事务所张满秋律师如是说。

  院长、庭长带头办案推动阳光审判

  “砰!”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于2013年12月6日上午公开开庭审理。担任本次审判长的是即墨法院院长陈显江,在旁听席上除了被告人的亲属外,还有青岛中院10名司法监督员代表。

  庭审中,被告人王某刚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非法持有毒品的事实未提出异议,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并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关于定罪、量刑的意见后,合议庭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 院长作为审判长主审案件,干了十几年律师我这还是第一次遇上,而且还邀请了司法监督员来旁听庭审,可以看出即墨法院在庭审公开方面的力度很大,这种以院领导开庭审案推进司法公开的做法很值得其他法院借鉴。”青岛中院司法监督员刘学政旁听完庭审后说。

  2013 年年初,即墨法院制定了院领导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有关规定,要求院领导、庭长率先垂范,带头办案,这不仅推进了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为庭审公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即墨法院全面推行“ 阳光审判” 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旁听,并对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仅2013年就生成电子卷宗15218 宗;2014年1月1日起,《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上公布裁判文书的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对裁判文书上网的原则与范围、审批程序、时限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截至2月28日,即墨法院已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708篇。

  “ 从即墨法院这种‘ 阳光审判’ 措施能看出来,他们对案件的质量很自信,不怕老百姓监督,我很信服法官的判决,这样的好做法我很支持。”一位当事人查询庭审录像时这样说。

  司法信息公开让当事人吃上“定心丸”

  “ 张某某,你好,我是即墨法院执行一庭姜永收法官,你的(2013)即调执字第x 号案件由我承办,请予监督。”这是即墨法院执行短信平台2013年发送的 1.6万条执行信息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即墨法院制定了执行过程告知制度,要求承办法官从执行立案、争议事项、执行结果等方面通过短信平台主动公开案件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清楚掌握案件执行进度。 对三个月暂无法执结的,执行法官必须主动约见申请执行人进行“案件会商”。

  “ 案子立了三个月了至今还没执结,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生气的,但自从立案到现在每周姜法官都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告诉我执行的进度,这不今天姜法官主动约我来会商下一步该怎么做,法官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申请执行人刘某说。

  “ 即墨法院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案件执行进度,对三个月内无法执结的案件通过“ 执行案件会商” 商讨进一步的对策,全程公开了案件执行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感觉心里有依靠、很温暖。”山东元衡律师事务所韩文良律师评价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仅建立起执行过程告知制度、执行案件会商制度,还针对矛盾尖锐信访案件、重大典型案件执行组织召开听证会,仅2013年,与申请人会商案件 1532件,举行听证55 场。这种执行信息全过程公开的做法,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搭建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了法院执行效率及执行工作透明度。

  法院开放日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即墨法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我院的数字化法庭,在这个法庭开庭审理的所有案件都会同步进行录音录像,现在我分别结合相关案例就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流程给大家做一下讲解,然后我们到另一个法庭观摩审判……”

  在引导员的讲解下,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的20 多名学生依次参观了即墨法院的立案服务窗口、荣誉室、图书室、数字化法庭等场所,并观摩了民事案件的庭审现场。

  “ 这还是第一次来法院参观,一直感觉法院很神秘,但通过一上午的参观,感觉法院很公开很亲民,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不虚此行……”一位二职专的学生对“开放日”活动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即墨法院每年都要举办两次以上的以“ 感受司法公正”为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法院,参观法院各项建设情况,并观摩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法院开放日还邀请代表们对法院审判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审判质效。

  今年初,即墨法院从全市各界选任70名人民陪审员,让普通群众走上审判席、行使裁判权,在审判活动中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实现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13 年,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我院将在现有公开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并继续开展司法文书上网工作,方便当事人了解更多的司法信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在司法公开的过程中感受到司法公正。”陈显江院长表示。

  ——本文载于2014年3月20日《山东法制报》2版

《山东法制报》:即墨市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接地气聚公信

来源:
2014年03月27日

  新媒体搭建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本次直播的主持人……乘着夜幕,我们出发了。”

  1月21 日清晨,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首次通过官方微博对执行局隋兆忠执行小组的执行行动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将执行过程全面、同步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在4 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计 3529 名网友对直播给予了关注,不少网友对微博直播表示赞扬,网友wenxipp29表示“ 看来执行也不是那么容易,赞一个吧”。一名老赖见到上门的法官后态度蛮横,但一听到微博直播,立即表示想办法还钱。

  2013年5月6 日,即墨法院在新浪网、腾讯网上正式开通青岛市基层法院首家官方微博,10月11 日,正式开通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家官方微信,及时公布法院最新动态的同时,在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先试水微博执行、庭审直播工作,搭建起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目前,即墨法院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公众服务平台直播执行、庭审已成常态,官方微博在全省政务微博中排名第18位,司法系统中排名前10位。

  “ 开通微博、 微信平台只是我们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一部分,我院在做好审执工作的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司法公开,把工作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以司法公开促公信,以司法公开暖民心。”即墨法院陈显江院长说。

  信息化拓宽司法服务的大窗口

  一大早,家住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大妈就到即墨法院立案大厅立案,打算起诉欠钱不还的程某。 但由于张大妈从未来过法院,不知道该如何起诉。 正在手足无措时,导诉服务台的书记员小王主动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张大妈引导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认真听取了张大姐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后,小王准备了一套民间借贷案件立案所需材料范本及诉讼指南、温馨提示交到张大妈手中,让她按照“范本”准备立案材料。

  “ 活了大半辈子,这是第一次进法院,没想到法院服务这么周到,需要的材料照着“范本”就准备齐了,才一个小时就帮我把案子立上了,我相信法院肯定会做出公平的判决,为我做主。”张大妈动情地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断加强“ 立案服务窗口”建设,在立案大厅设置了导诉服务台,配置了饮水机、雨伞、医药箱、报刊架等便民工具;专设了电子触摸屏,依法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及诉讼风险等内容,方便当事人自助查询案件流程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

  如今,即墨法院立案大厅已将原来单一的立案功能提升为综合性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帮助群众立案、组织立案听证、公开案件流程信息……例如:案件一经立案,司法公开短信平台就会向当事人的手机上发送一条短信,告知案号、案由、 办案法官姓名  、联系方式等。对案件采取强制措施中,短信平台会自动将办案法官采取查封、冻结、划扣等措施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告知相关当事人。据了解,在近期即墨全市百村、百企案件回访及人大、政协政风评议中,即墨法院满意度达98% ,并连续两年在即墨市政风纪风考评中获得满分100分。

  “ 立案大厅是法院接待群众的第一场所,群众对法院的第一印象也多来自这里,即墨法院将立案大厅建设成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既打破了法院在群众中的‘ 神秘感’ ,又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快速解决纠纷、实现权益。”山东一诺律师事务所张满秋律师如是说。

  院长、庭长带头办案推动阳光审判

  “砰!”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于2013年12月6日上午公开开庭审理。担任本次审判长的是即墨法院院长陈显江,在旁听席上除了被告人的亲属外,还有青岛中院10名司法监督员代表。

  庭审中,被告人王某刚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非法持有毒品的事实未提出异议,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并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关于定罪、量刑的意见后,合议庭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 院长作为审判长主审案件,干了十几年律师我这还是第一次遇上,而且还邀请了司法监督员来旁听庭审,可以看出即墨法院在庭审公开方面的力度很大,这种以院领导开庭审案推进司法公开的做法很值得其他法院借鉴。”青岛中院司法监督员刘学政旁听完庭审后说。

  2013 年年初,即墨法院制定了院领导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有关规定,要求院领导、庭长率先垂范,带头办案,这不仅推进了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为庭审公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即墨法院全面推行“ 阳光审判” 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旁听,并对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仅2013年就生成电子卷宗15218 宗;2014年1月1日起,《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上公布裁判文书的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对裁判文书上网的原则与范围、审批程序、时限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截至2月28日,即墨法院已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708篇。

  “ 从即墨法院这种‘ 阳光审判’ 措施能看出来,他们对案件的质量很自信,不怕老百姓监督,我很信服法官的判决,这样的好做法我很支持。”一位当事人查询庭审录像时这样说。

  司法信息公开让当事人吃上“定心丸”

  “ 张某某,你好,我是即墨法院执行一庭姜永收法官,你的(2013)即调执字第x 号案件由我承办,请予监督。”这是即墨法院执行短信平台2013年发送的 1.6万条执行信息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即墨法院制定了执行过程告知制度,要求承办法官从执行立案、争议事项、执行结果等方面通过短信平台主动公开案件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清楚掌握案件执行进度。 对三个月暂无法执结的,执行法官必须主动约见申请执行人进行“案件会商”。

  “ 案子立了三个月了至今还没执结,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生气的,但自从立案到现在每周姜法官都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告诉我执行的进度,这不今天姜法官主动约我来会商下一步该怎么做,法官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申请执行人刘某说。

  “ 即墨法院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案件执行进度,对三个月内无法执结的案件通过“ 执行案件会商” 商讨进一步的对策,全程公开了案件执行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感觉心里有依靠、很温暖。”山东元衡律师事务所韩文良律师评价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仅建立起执行过程告知制度、执行案件会商制度,还针对矛盾尖锐信访案件、重大典型案件执行组织召开听证会,仅2013年,与申请人会商案件 1532件,举行听证55 场。这种执行信息全过程公开的做法,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搭建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了法院执行效率及执行工作透明度。

  法院开放日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即墨法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我院的数字化法庭,在这个法庭开庭审理的所有案件都会同步进行录音录像,现在我分别结合相关案例就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流程给大家做一下讲解,然后我们到另一个法庭观摩审判……”

  在引导员的讲解下,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的20 多名学生依次参观了即墨法院的立案服务窗口、荣誉室、图书室、数字化法庭等场所,并观摩了民事案件的庭审现场。

  “ 这还是第一次来法院参观,一直感觉法院很神秘,但通过一上午的参观,感觉法院很公开很亲民,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不虚此行……”一位二职专的学生对“开放日”活动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即墨法院每年都要举办两次以上的以“ 感受司法公正”为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法院,参观法院各项建设情况,并观摩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法院开放日还邀请代表们对法院审判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审判质效。

  今年初,即墨法院从全市各界选任70名人民陪审员,让普通群众走上审判席、行使裁判权,在审判活动中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实现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13 年,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我院将在现有公开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并继续开展司法文书上网工作,方便当事人了解更多的司法信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在司法公开的过程中感受到司法公正。”陈显江院长表示。

  ——本文载于2014年3月20日《山东法制报》2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山东法制报》:即墨市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接地气聚公信

2014年03月27日
作者:张维勤 王浩
打印 分享到:

  新媒体搭建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本次直播的主持人……乘着夜幕,我们出发了。”

  1月21 日清晨,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首次通过官方微博对执行局隋兆忠执行小组的执行行动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将执行过程全面、同步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在4 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计 3529 名网友对直播给予了关注,不少网友对微博直播表示赞扬,网友wenxipp29表示“ 看来执行也不是那么容易,赞一个吧”。一名老赖见到上门的法官后态度蛮横,但一听到微博直播,立即表示想办法还钱。

  2013年5月6 日,即墨法院在新浪网、腾讯网上正式开通青岛市基层法院首家官方微博,10月11 日,正式开通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家官方微信,及时公布法院最新动态的同时,在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先试水微博执行、庭审直播工作,搭建起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目前,即墨法院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公众服务平台直播执行、庭审已成常态,官方微博在全省政务微博中排名第18位,司法系统中排名前10位。

  “ 开通微博、 微信平台只是我们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一部分,我院在做好审执工作的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司法公开,把工作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以司法公开促公信,以司法公开暖民心。”即墨法院陈显江院长说。

  信息化拓宽司法服务的大窗口

  一大早,家住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大妈就到即墨法院立案大厅立案,打算起诉欠钱不还的程某。 但由于张大妈从未来过法院,不知道该如何起诉。 正在手足无措时,导诉服务台的书记员小王主动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张大妈引导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认真听取了张大姐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后,小王准备了一套民间借贷案件立案所需材料范本及诉讼指南、温馨提示交到张大妈手中,让她按照“范本”准备立案材料。

  “ 活了大半辈子,这是第一次进法院,没想到法院服务这么周到,需要的材料照着“范本”就准备齐了,才一个小时就帮我把案子立上了,我相信法院肯定会做出公平的判决,为我做主。”张大妈动情地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断加强“ 立案服务窗口”建设,在立案大厅设置了导诉服务台,配置了饮水机、雨伞、医药箱、报刊架等便民工具;专设了电子触摸屏,依法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及诉讼风险等内容,方便当事人自助查询案件流程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

  如今,即墨法院立案大厅已将原来单一的立案功能提升为综合性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帮助群众立案、组织立案听证、公开案件流程信息……例如:案件一经立案,司法公开短信平台就会向当事人的手机上发送一条短信,告知案号、案由、 办案法官姓名  、联系方式等。对案件采取强制措施中,短信平台会自动将办案法官采取查封、冻结、划扣等措施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告知相关当事人。据了解,在近期即墨全市百村、百企案件回访及人大、政协政风评议中,即墨法院满意度达98% ,并连续两年在即墨市政风纪风考评中获得满分100分。

  “ 立案大厅是法院接待群众的第一场所,群众对法院的第一印象也多来自这里,即墨法院将立案大厅建设成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既打破了法院在群众中的‘ 神秘感’ ,又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快速解决纠纷、实现权益。”山东一诺律师事务所张满秋律师如是说。

  院长、庭长带头办案推动阳光审判

  “砰!”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于2013年12月6日上午公开开庭审理。担任本次审判长的是即墨法院院长陈显江,在旁听席上除了被告人的亲属外,还有青岛中院10名司法监督员代表。

  庭审中,被告人王某刚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非法持有毒品的事实未提出异议,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并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关于定罪、量刑的意见后,合议庭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 院长作为审判长主审案件,干了十几年律师我这还是第一次遇上,而且还邀请了司法监督员来旁听庭审,可以看出即墨法院在庭审公开方面的力度很大,这种以院领导开庭审案推进司法公开的做法很值得其他法院借鉴。”青岛中院司法监督员刘学政旁听完庭审后说。

  2013 年年初,即墨法院制定了院领导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有关规定,要求院领导、庭长率先垂范,带头办案,这不仅推进了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为庭审公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即墨法院全面推行“ 阳光审判” 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旁听,并对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仅2013年就生成电子卷宗15218 宗;2014年1月1日起,《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上公布裁判文书的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对裁判文书上网的原则与范围、审批程序、时限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截至2月28日,即墨法院已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708篇。

  “ 从即墨法院这种‘ 阳光审判’ 措施能看出来,他们对案件的质量很自信,不怕老百姓监督,我很信服法官的判决,这样的好做法我很支持。”一位当事人查询庭审录像时这样说。

  司法信息公开让当事人吃上“定心丸”

  “ 张某某,你好,我是即墨法院执行一庭姜永收法官,你的(2013)即调执字第x 号案件由我承办,请予监督。”这是即墨法院执行短信平台2013年发送的 1.6万条执行信息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即墨法院制定了执行过程告知制度,要求承办法官从执行立案、争议事项、执行结果等方面通过短信平台主动公开案件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清楚掌握案件执行进度。 对三个月暂无法执结的,执行法官必须主动约见申请执行人进行“案件会商”。

  “ 案子立了三个月了至今还没执结,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生气的,但自从立案到现在每周姜法官都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告诉我执行的进度,这不今天姜法官主动约我来会商下一步该怎么做,法官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申请执行人刘某说。

  “ 即墨法院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案件执行进度,对三个月内无法执结的案件通过“ 执行案件会商” 商讨进一步的对策,全程公开了案件执行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感觉心里有依靠、很温暖。”山东元衡律师事务所韩文良律师评价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仅建立起执行过程告知制度、执行案件会商制度,还针对矛盾尖锐信访案件、重大典型案件执行组织召开听证会,仅2013年,与申请人会商案件 1532件,举行听证55 场。这种执行信息全过程公开的做法,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搭建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了法院执行效率及执行工作透明度。

  法院开放日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即墨法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我院的数字化法庭,在这个法庭开庭审理的所有案件都会同步进行录音录像,现在我分别结合相关案例就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流程给大家做一下讲解,然后我们到另一个法庭观摩审判……”

  在引导员的讲解下,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的20 多名学生依次参观了即墨法院的立案服务窗口、荣誉室、图书室、数字化法庭等场所,并观摩了民事案件的庭审现场。

  “ 这还是第一次来法院参观,一直感觉法院很神秘,但通过一上午的参观,感觉法院很公开很亲民,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不虚此行……”一位二职专的学生对“开放日”活动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即墨法院每年都要举办两次以上的以“ 感受司法公正”为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法院,参观法院各项建设情况,并观摩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法院开放日还邀请代表们对法院审判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审判质效。

  今年初,即墨法院从全市各界选任70名人民陪审员,让普通群众走上审判席、行使裁判权,在审判活动中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实现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13 年,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我院将在现有公开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并继续开展司法文书上网工作,方便当事人了解更多的司法信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在司法公开的过程中感受到司法公正。”陈显江院长表示。

  ——本文载于2014年3月20日《山东法制报》2版

《山东法制报》:即墨市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接地气聚公信

来源:
2014年03月27日

  新媒体搭建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本次直播的主持人……乘着夜幕,我们出发了。”

  1月21 日清晨,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首次通过官方微博对执行局隋兆忠执行小组的执行行动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将执行过程全面、同步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在4 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计 3529 名网友对直播给予了关注,不少网友对微博直播表示赞扬,网友wenxipp29表示“ 看来执行也不是那么容易,赞一个吧”。一名老赖见到上门的法官后态度蛮横,但一听到微博直播,立即表示想办法还钱。

  2013年5月6 日,即墨法院在新浪网、腾讯网上正式开通青岛市基层法院首家官方微博,10月11 日,正式开通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家官方微信,及时公布法院最新动态的同时,在青岛市法院系统首先试水微博执行、庭审直播工作,搭建起司法公开的新平台。 目前,即墨法院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公众服务平台直播执行、庭审已成常态,官方微博在全省政务微博中排名第18位,司法系统中排名前10位。

  “ 开通微博、 微信平台只是我们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一部分,我院在做好审执工作的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进司法公开,把工作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以司法公开促公信,以司法公开暖民心。”即墨法院陈显江院长说。

  信息化拓宽司法服务的大窗口

  一大早,家住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大妈就到即墨法院立案大厅立案,打算起诉欠钱不还的程某。 但由于张大妈从未来过法院,不知道该如何起诉。 正在手足无措时,导诉服务台的书记员小王主动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张大妈引导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认真听取了张大姐对事情经过的叙述后,小王准备了一套民间借贷案件立案所需材料范本及诉讼指南、温馨提示交到张大妈手中,让她按照“范本”准备立案材料。

  “ 活了大半辈子,这是第一次进法院,没想到法院服务这么周到,需要的材料照着“范本”就准备齐了,才一个小时就帮我把案子立上了,我相信法院肯定会做出公平的判决,为我做主。”张大妈动情地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断加强“ 立案服务窗口”建设,在立案大厅设置了导诉服务台,配置了饮水机、雨伞、医药箱、报刊架等便民工具;专设了电子触摸屏,依法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以及诉讼风险等内容,方便当事人自助查询案件流程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

  如今,即墨法院立案大厅已将原来单一的立案功能提升为综合性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帮助群众立案、组织立案听证、公开案件流程信息……例如:案件一经立案,司法公开短信平台就会向当事人的手机上发送一条短信,告知案号、案由、 办案法官姓名  、联系方式等。对案件采取强制措施中,短信平台会自动将办案法官采取查封、冻结、划扣等措施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告知相关当事人。据了解,在近期即墨全市百村、百企案件回访及人大、政协政风评议中,即墨法院满意度达98% ,并连续两年在即墨市政风纪风考评中获得满分100分。

  “ 立案大厅是法院接待群众的第一场所,群众对法院的第一印象也多来自这里,即墨法院将立案大厅建设成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既打破了法院在群众中的‘ 神秘感’ ,又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快速解决纠纷、实现权益。”山东一诺律师事务所张满秋律师如是说。

  院长、庭长带头办案推动阳光审判

  “砰!”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于2013年12月6日上午公开开庭审理。担任本次审判长的是即墨法院院长陈显江,在旁听席上除了被告人的亲属外,还有青岛中院10名司法监督员代表。

  庭审中,被告人王某刚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非法持有毒品的事实未提出异议,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并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关于定罪、量刑的意见后,合议庭当庭宣判,被告人王某刚非法持有毒品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 院长作为审判长主审案件,干了十几年律师我这还是第一次遇上,而且还邀请了司法监督员来旁听庭审,可以看出即墨法院在庭审公开方面的力度很大,这种以院领导开庭审案推进司法公开的做法很值得其他法院借鉴。”青岛中院司法监督员刘学政旁听完庭审后说。

  2013 年年初,即墨法院制定了院领导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有关规定,要求院领导、庭长率先垂范,带头办案,这不仅推进了审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而且为庭审公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即墨法院全面推行“ 阳光审判” 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旁听,并对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仅2013年就生成电子卷宗15218 宗;2014年1月1日起,《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上公布裁判文书的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对裁判文书上网的原则与范围、审批程序、时限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截至2月28日,即墨法院已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708篇。

  “ 从即墨法院这种‘ 阳光审判’ 措施能看出来,他们对案件的质量很自信,不怕老百姓监督,我很信服法官的判决,这样的好做法我很支持。”一位当事人查询庭审录像时这样说。

  司法信息公开让当事人吃上“定心丸”

  “ 张某某,你好,我是即墨法院执行一庭姜永收法官,你的(2013)即调执字第x 号案件由我承办,请予监督。”这是即墨法院执行短信平台2013年发送的 1.6万条执行信息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即墨法院制定了执行过程告知制度,要求承办法官从执行立案、争议事项、执行结果等方面通过短信平台主动公开案件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清楚掌握案件执行进度。 对三个月暂无法执结的,执行法官必须主动约见申请执行人进行“案件会商”。

  “ 案子立了三个月了至今还没执结,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生气的,但自从立案到现在每周姜法官都给我发短信或打电话,告诉我执行的进度,这不今天姜法官主动约我来会商下一步该怎么做,法官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申请执行人刘某说。

  “ 即墨法院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案件执行进度,对三个月内无法执结的案件通过“ 执行案件会商” 商讨进一步的对策,全程公开了案件执行信息,让申请执行人感觉心里有依靠、很温暖。”山东元衡律师事务所韩文良律师评价说。

  近年来,即墨法院不仅建立起执行过程告知制度、执行案件会商制度,还针对矛盾尖锐信访案件、重大典型案件执行组织召开听证会,仅2013年,与申请人会商案件 1532件,举行听证55 场。这种执行信息全过程公开的做法,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搭建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了法院执行效率及执行工作透明度。

  法院开放日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即墨法院,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我院的数字化法庭,在这个法庭开庭审理的所有案件都会同步进行录音录像,现在我分别结合相关案例就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流程给大家做一下讲解,然后我们到另一个法庭观摩审判……”

  在引导员的讲解下,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的20 多名学生依次参观了即墨法院的立案服务窗口、荣誉室、图书室、数字化法庭等场所,并观摩了民事案件的庭审现场。

  “ 这还是第一次来法院参观,一直感觉法院很神秘,但通过一上午的参观,感觉法院很公开很亲民,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不虚此行……”一位二职专的学生对“开放日”活动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即墨法院每年都要举办两次以上的以“ 感受司法公正”为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法院,参观法院各项建设情况,并观摩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

  法院开放日还邀请代表们对法院审判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审判质效。

  今年初,即墨法院从全市各界选任70名人民陪审员,让普通群众走上审判席、行使裁判权,在审判活动中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实现司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13 年,即墨法院在青岛法院系统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我院将在现有公开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并继续开展司法文书上网工作,方便当事人了解更多的司法信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在司法公开的过程中感受到司法公正。”陈显江院长表示。

  ——本文载于2014年3月20日《山东法制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