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第4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6月4日上午,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民主与法制社、法制与新闻、大众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网、财经日报、青岛广播电视台和青岛新闻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2017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063件。其中,生态环境案件173件,资源类案件890件。173件环境类案件中,刑事案件91件,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65件,其中包括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件。890件资源类案件中,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204件,农业、林业、渔业承包合同纠纷171件,土地租赁合同纠纷367件,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37件,相邻关系纠纷22件,排除妨害纠纷(限于资源类)26件,其他63件。
2018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职能设置和审判队伍专门化建设,实行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其中,黄岛法院成立综合审判庭和自然资源巡回审判庭,推行“三审合一”审判经验,完善自然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全市法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注重恢复性司法,对土地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及时督促破坏者修复被破坏土地,联合检察机关、国土部门等现场勘查、商讨修复方案;公开开庭审理青岛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由三名法官和四名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并首次邀请技术调查官出庭参加诉讼。在行政审判中深化府院联动,推进审前和解机制,充分考虑违法事实产生原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整改情况,今年以来已和解五起环境资源二审行政案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营商法治环境。
中院此次发布的10个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对刑事审判有所侧重,包括惩治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走私废物、非法采矿犯罪及行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青岛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特点。
.
.
在第4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6月4日上午,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民主与法制社、法制与新闻、大众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网、财经日报、青岛广播电视台和青岛新闻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2017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063件。其中,生态环境案件173件,资源类案件890件。173件环境类案件中,刑事案件91件,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65件,其中包括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件。890件资源类案件中,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204件,农业、林业、渔业承包合同纠纷171件,土地租赁合同纠纷367件,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37件,相邻关系纠纷22件,排除妨害纠纷(限于资源类)26件,其他63件。
2018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职能设置和审判队伍专门化建设,实行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其中,黄岛法院成立综合审判庭和自然资源巡回审判庭,推行“三审合一”审判经验,完善自然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全市法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注重恢复性司法,对土地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及时督促破坏者修复被破坏土地,联合检察机关、国土部门等现场勘查、商讨修复方案;公开开庭审理青岛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由三名法官和四名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并首次邀请技术调查官出庭参加诉讼。在行政审判中深化府院联动,推进审前和解机制,充分考虑违法事实产生原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整改情况,今年以来已和解五起环境资源二审行政案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营商法治环境。
中院此次发布的10个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对刑事审判有所侧重,包括惩治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走私废物、非法采矿犯罪及行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青岛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特点。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
.
在第4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6月4日上午,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民主与法制社、法制与新闻、大众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网、财经日报、青岛广播电视台和青岛新闻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2017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063件。其中,生态环境案件173件,资源类案件890件。173件环境类案件中,刑事案件91件,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65件,其中包括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件。890件资源类案件中,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204件,农业、林业、渔业承包合同纠纷171件,土地租赁合同纠纷367件,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37件,相邻关系纠纷22件,排除妨害纠纷(限于资源类)26件,其他63件。
2018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职能设置和审判队伍专门化建设,实行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其中,黄岛法院成立综合审判庭和自然资源巡回审判庭,推行“三审合一”审判经验,完善自然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全市法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注重恢复性司法,对土地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及时督促破坏者修复被破坏土地,联合检察机关、国土部门等现场勘查、商讨修复方案;公开开庭审理青岛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由三名法官和四名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并首次邀请技术调查官出庭参加诉讼。在行政审判中深化府院联动,推进审前和解机制,充分考虑违法事实产生原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整改情况,今年以来已和解五起环境资源二审行政案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营商法治环境。
中院此次发布的10个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对刑事审判有所侧重,包括惩治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走私废物、非法采矿犯罪及行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青岛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特点。
.
.
在第48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6月4日上午,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民主与法制社、法制与新闻、大众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网、财经日报、青岛广播电视台和青岛新闻网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发布会。
2017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063件。其中,生态环境案件173件,资源类案件890件。173件环境类案件中,刑事案件91件,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65件,其中包括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0件。890件资源类案件中,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204件,农业、林业、渔业承包合同纠纷171件,土地租赁合同纠纷367件,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纠纷37件,相邻关系纠纷22件,排除妨害纠纷(限于资源类)26件,其他63件。
2018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职能设置和审判队伍专门化建设,实行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其中,黄岛法院成立综合审判庭和自然资源巡回审判庭,推行“三审合一”审判经验,完善自然资源利用管理体系。全市法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注重恢复性司法,对土地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及时督促破坏者修复被破坏土地,联合检察机关、国土部门等现场勘查、商讨修复方案;公开开庭审理青岛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由三名法官和四名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并首次邀请技术调查官出庭参加诉讼。在行政审判中深化府院联动,推进审前和解机制,充分考虑违法事实产生原因、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整改情况,今年以来已和解五起环境资源二审行政案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营商法治环境。
中院此次发布的10个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对刑事审判有所侧重,包括惩治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走私废物、非法采矿犯罪及行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青岛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