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中院发布涉外商事审判中英文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2020年05月13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20200511173411

 

    5月11日,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法院《2016-2019年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英文双语白皮书》和调解典型案例,中院副院长李焕亭,民四庭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白皮书对青岛法院2016年至2019年涉外商事审判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指出了当前涉外商事案件的趋势、特点,并提出司法建议。

    2016年至2019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数量及标的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标的额逾88亿元人民币,案件涉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7个,受理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119件。白皮书显示,青岛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以商事主体参与的典型国际商事交易引发的纠纷为主,涉及多个案由。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地域性特点显著,涉港澳台和涉韩、日商事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近四年来,青岛法院受理的涉港澳台案件数量占受理涉外案件总数36%;涉韩、日案件数量占25%。从案件类型看,涉港澳台案件一般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股权转让类纠纷,涉韩、日商事案件以国际货物买卖及一般借贷纠纷为主。案件数量及类型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呈现“三多一少”现象。新类型案件逐年增多、服务类合同纠纷增多、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案件数量及标的额逐年增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及矿产、橡胶等大宗货物贸易纠纷数量有所减少。其中,新案件类型涉及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等领域,反映出青岛开放型经济日趋多元化及精细化的特点;涉外服务类合同纠纷中,境外旅游合同纠纷、涉外保险合同纠纷明显增多。另外,以外资银行作为原告起诉的融资类纠纷、涉信用证、独立保函纠纷仍是占比较大的传统类型案件。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外国法院生效判决案件逐年增加,法律适用中适用域外法的情形增多,案件连结点的确定日益复杂,案件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案件调撤率较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用较为成功,从结案方式看,一审涉外案件调撤率较高,每年都在30%以上。

    近年来,为积极回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中院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青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关于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方案》,切实服务“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法治方式保障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域外法查明合作机制,便于高效高质量化解涉外纠纷;与市台港澳办、台商协会建立涉台纠纷联处工作机制,与青岛仲裁委建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联动工作机制,全方位化解涉外商事纠纷;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设立涉外巡回审判庭,积极回应示范区在经贸保护和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司法需求。

    下一步,青岛法院将继续推进涉外商事审判精品工程,切实提高办案质效,以推动创新、便利诉讼、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推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向纵深发展,公平公正、多元高效处理涉外商事纠纷,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海洋强国建设的能力水平。

中院发布涉外商事审判中英文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来源:
2020年05月13日

20200511173411

 

    5月11日,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法院《2016-2019年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英文双语白皮书》和调解典型案例,中院副院长李焕亭,民四庭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白皮书对青岛法院2016年至2019年涉外商事审判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指出了当前涉外商事案件的趋势、特点,并提出司法建议。

    2016年至2019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数量及标的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标的额逾88亿元人民币,案件涉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7个,受理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119件。白皮书显示,青岛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以商事主体参与的典型国际商事交易引发的纠纷为主,涉及多个案由。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地域性特点显著,涉港澳台和涉韩、日商事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近四年来,青岛法院受理的涉港澳台案件数量占受理涉外案件总数36%;涉韩、日案件数量占25%。从案件类型看,涉港澳台案件一般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股权转让类纠纷,涉韩、日商事案件以国际货物买卖及一般借贷纠纷为主。案件数量及类型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呈现“三多一少”现象。新类型案件逐年增多、服务类合同纠纷增多、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案件数量及标的额逐年增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及矿产、橡胶等大宗货物贸易纠纷数量有所减少。其中,新案件类型涉及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等领域,反映出青岛开放型经济日趋多元化及精细化的特点;涉外服务类合同纠纷中,境外旅游合同纠纷、涉外保险合同纠纷明显增多。另外,以外资银行作为原告起诉的融资类纠纷、涉信用证、独立保函纠纷仍是占比较大的传统类型案件。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外国法院生效判决案件逐年增加,法律适用中适用域外法的情形增多,案件连结点的确定日益复杂,案件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案件调撤率较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用较为成功,从结案方式看,一审涉外案件调撤率较高,每年都在30%以上。

    近年来,为积极回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中院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青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关于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方案》,切实服务“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法治方式保障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域外法查明合作机制,便于高效高质量化解涉外纠纷;与市台港澳办、台商协会建立涉台纠纷联处工作机制,与青岛仲裁委建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联动工作机制,全方位化解涉外商事纠纷;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设立涉外巡回审判庭,积极回应示范区在经贸保护和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司法需求。

    下一步,青岛法院将继续推进涉外商事审判精品工程,切实提高办案质效,以推动创新、便利诉讼、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推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向纵深发展,公平公正、多元高效处理涉外商事纠纷,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海洋强国建设的能力水平。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中院发布涉外商事审判中英文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2020年05月13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20200511173411

 

    5月11日,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法院《2016-2019年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英文双语白皮书》和调解典型案例,中院副院长李焕亭,民四庭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白皮书对青岛法院2016年至2019年涉外商事审判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指出了当前涉外商事案件的趋势、特点,并提出司法建议。

    2016年至2019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数量及标的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标的额逾88亿元人民币,案件涉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7个,受理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119件。白皮书显示,青岛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以商事主体参与的典型国际商事交易引发的纠纷为主,涉及多个案由。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地域性特点显著,涉港澳台和涉韩、日商事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近四年来,青岛法院受理的涉港澳台案件数量占受理涉外案件总数36%;涉韩、日案件数量占25%。从案件类型看,涉港澳台案件一般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股权转让类纠纷,涉韩、日商事案件以国际货物买卖及一般借贷纠纷为主。案件数量及类型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呈现“三多一少”现象。新类型案件逐年增多、服务类合同纠纷增多、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案件数量及标的额逐年增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及矿产、橡胶等大宗货物贸易纠纷数量有所减少。其中,新案件类型涉及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等领域,反映出青岛开放型经济日趋多元化及精细化的特点;涉外服务类合同纠纷中,境外旅游合同纠纷、涉外保险合同纠纷明显增多。另外,以外资银行作为原告起诉的融资类纠纷、涉信用证、独立保函纠纷仍是占比较大的传统类型案件。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外国法院生效判决案件逐年增加,法律适用中适用域外法的情形增多,案件连结点的确定日益复杂,案件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案件调撤率较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用较为成功,从结案方式看,一审涉外案件调撤率较高,每年都在30%以上。

    近年来,为积极回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中院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青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关于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方案》,切实服务“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法治方式保障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域外法查明合作机制,便于高效高质量化解涉外纠纷;与市台港澳办、台商协会建立涉台纠纷联处工作机制,与青岛仲裁委建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联动工作机制,全方位化解涉外商事纠纷;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设立涉外巡回审判庭,积极回应示范区在经贸保护和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司法需求。

    下一步,青岛法院将继续推进涉外商事审判精品工程,切实提高办案质效,以推动创新、便利诉讼、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推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向纵深发展,公平公正、多元高效处理涉外商事纠纷,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海洋强国建设的能力水平。

中院发布涉外商事审判中英文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来源:
2020年05月13日

20200511173411

 

    5月11日,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法院《2016-2019年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中英文双语白皮书》和调解典型案例,中院副院长李焕亭,民四庭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白皮书对青岛法院2016年至2019年涉外商事审判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指出了当前涉外商事案件的趋势、特点,并提出司法建议。

    2016年至2019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数量及标的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标的额逾88亿元人民币,案件涉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7个,受理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119件。白皮书显示,青岛法院受理的涉外商事案件以商事主体参与的典型国际商事交易引发的纠纷为主,涉及多个案由。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地域性特点显著,涉港澳台和涉韩、日商事案件所占比重较大。近四年来,青岛法院受理的涉港澳台案件数量占受理涉外案件总数36%;涉韩、日案件数量占25%。从案件类型看,涉港澳台案件一般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股权转让类纠纷,涉韩、日商事案件以国际货物买卖及一般借贷纠纷为主。案件数量及类型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呈现“三多一少”现象。新类型案件逐年增多、服务类合同纠纷增多、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案件数量及标的额逐年增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涉及矿产、橡胶等大宗货物贸易纠纷数量有所减少。其中,新案件类型涉及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等领域,反映出青岛开放型经济日趋多元化及精细化的特点;涉外服务类合同纠纷中,境外旅游合同纠纷、涉外保险合同纠纷明显增多。另外,以外资银行作为原告起诉的融资类纠纷、涉信用证、独立保函纠纷仍是占比较大的传统类型案件。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外国法院生效判决案件逐年增加,法律适用中适用域外法的情形增多,案件连结点的确定日益复杂,案件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案件调撤率较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用较为成功,从结案方式看,一审涉外案件调撤率较高,每年都在30%以上。

    近年来,为积极回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司法需求,中院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为青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关于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方案》,切实服务“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法治方式保障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域外法查明合作机制,便于高效高质量化解涉外纠纷;与市台港澳办、台商协会建立涉台纠纷联处工作机制,与青岛仲裁委建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联动工作机制,全方位化解涉外商事纠纷;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设立涉外巡回审判庭,积极回应示范区在经贸保护和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司法需求。

    下一步,青岛法院将继续推进涉外商事审判精品工程,切实提高办案质效,以推动创新、便利诉讼、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涉外商事审判职能作用,推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向纵深发展,公平公正、多元高效处理涉外商事纠纷,全方位提升服务保障“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经贸合作示范区和海洋强国建设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