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方针,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以队伍建设为第一责任,积极稳妥地做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2011年,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11件,审结607件,为建设创新型省会城市,促进省会科技进步、品牌创新和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精品审判、强化管理,积极应对新的审判形势要求
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成为2011年审判工作的突出特点。2011年,中院共新收各类知产案件591件,超出2010年收案总数164件,同比增长40%;历下法院新收案件120件,年度收案首次突破百件大关,同比增长230%。针对新的审判形势要求,我们重点加强了以下方面的工作来积极应对:
一是认真抓好庭审和裁判文书质量。通过开展庭审观摩考评、裁判文书评比,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切实提高驾驭庭审、裁判文书制作两项审判基本功。2011年市政协领导及部分政协委员来中院参观巡视时,旁听了一起商标纠纷案件,对庭审质量予以高度评价。我们知产法官撰写的裁判文书,有一篇在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比中获二等奖;有三篇在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二是强化办案效率环节的管理督促。我们继续狠抓绩效管理,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集中调度审判进度,定期通报案件审理情况,统筹安排出差任务,努力克服送达保全任务重的困难,确保办案效率的提高。2011年中院共审结知产案件504件,人均结案50件以上,超出2010年结案总数75件;历下法院审结知产案件103件,同比增长64.7%。
三是狠抓关联案件的审理。2011年两级法院新收案件中关联案件所占比例达到65%,做好关联案件的审理工作成为提高案件整体质效的关键。为此,我们规范关联案件的审判流程管理,确保案件审判环节的集中办理;采取集中开庭的庭审操作模式,确保庭审质量和效率;严格“同案同判”,确保了裁判尺度的统一。由于措施得当,我们审理的关联案件无一超审限,无因违反程序、工作失误而被上级法院改判发回。
四是加强新型疑难案件的审理。我们采取审判长联席会议、庭务会、集体研究等方式,加强新型疑难案件的研讨和审理,做到审理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示范一个亮点。2011年,中院成功审理了“三联”商标归属案、“湘鄂情”与“湘鄂情怀”商标诉争案、网络搜索引擎不正当竞争案、林木植物新品种保护案等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批新型疑难案件。历下法院针对辖区内文化娱乐产业发达的特点,重点加强了对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卡拉OK歌厅擅自播放音乐作品等侵权的案件审理,在著作权保护领域突出了自己的审判亮点。
二、服务大局、能动司法,不断提升司法保护效能
一是加强司法延伸服务,积极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更好的发挥知产审判对“转方式、调结构”的促进作用,济南两级法院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通过综合运用临时禁令、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等各种司法手段,充分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保护的权威。我们深入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等我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答疑解惑。针对知识产权个案审理中发现的网络服务、电子图书、市场批发等行业以及行政机关执法存在的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加强司法调解,强化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中院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一审案件多、类案串案多的审判实际,采取以案释法、发挥类案的示范作用以及判后答疑等灵活多样的调解方式,不断完善庭前、庭中、庭后调解机制,力求案结、事了、人和的审判效果。如审理的台资企业典发食品(苏州)有限公司专利维权案,从立案至赔偿款全部过付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调解结案,该公司专门送来“公正高效,情暖台商”的感谢牌匾。历下法院抓住调解与基层审判实际工作向结合的特点,通过定期走访社区、进行法律咨询指导、深入居民家中现场调解等方式,力求把一般性矛盾调解在社区、化解在基层。2011年,中院的案件调撤率达到65%,历下法院的案件调撤率达67.5%,使济南知识产权审判呈现出调撤率高、上诉率低、上访申诉率低的良好态势。
三是完善审判机制,“三审合一”改革不断深入。济南两级法院继续深入推进由知识产权庭统一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与市知产局、工商局等行政机关沟通,使知产行政案件的管辖、审理分工步入正轨。同时针对知产刑事案件的管辖、审理分工调整与现行的公诉体制无法衔接的问题,在与检察机关继续协商的基础上,力求在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内进行实践。今年中院民三庭依法受理了一起行政相对人不服德州市知产局的行政处理决定而提起的知产行政诉讼案件;历下法院民三庭吸收刑事审判庭的法官组成合议庭,正依法审理一起知产刑事案件。
四是拓宽宣传渠道,不断扩大济南知产审判的影响力。济南两级法院做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在全省首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了新闻通报会,发布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例;坚持裁判公开和透明原则,严格落实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参加“2011年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坚持审判公开原则,开展“司法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典型案件的庭审,增强知识产权审判的公开度和公信力;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协会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就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研讨。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升审判队伍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我们扎实开展“重回延安”作风整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等主题教育活动,自觉践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五个严禁”,树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廉洁公正的司法形象。
二是加强学习研究,积极创建学习型庭室。我们认真开展“司法能力建设年”活动,积极营造“学术争先”的学习型庭室氛围。针对关联案件大幅增加影响审判工作的现实问题,中院撰写出司法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在《山东审判》刊登;中院的王俊河、颜峰等法官撰写的案例、论文分别获得了全省法院典型案例评选二等奖、山东省法学会“侵权责任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二等奖;历下法院谭树杰法官撰写的《关于卡拉OK经营者著作权案件的调查与分析》获得省法院的好评。另外还有29篇调研文章在省市专业刊物、评比中发表获奖,有25份新闻信息稿件被主流媒体和省院网站采用,司法调研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
三是提高队伍凝聚力,加强庭室文化建设。我们紧紧把握法院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将知产庭室文化建设融入到全市法院文化建设之中,不断增强知产审判队伍的精神凝聚力。中院的知识产权审判文化长廊和荣誉室,历下法院的“竹颂法廉形象墙”和“光辉足迹荣誉墙”,展现了济南知产审判的审判特色和光辉业绩,成为彰显司法文明和知产文化的形象载体。在2011年全市法院文化建设推进会上,知产庭室文化建设的经验成为典型。
2011年,济南两级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得到了上级法院的认可与肯定。审判集体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全市法院“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竞赛活动优秀单位;法官队伍中也涌现出全市法院“公正廉洁为民十佳法官”、“平安济南建设先进个人”等模范人物,树立了知识产权审判的良好形象。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新的形式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2年,济南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将围绕全市法院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着力提高为大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促进省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再立新功。为此,济南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立足于“做到五个强化,提升五个水平”:
一是强化审判管理,提升办案质效水平。继续以强化庭审功能和文书制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对各审判阶段、环节的职责划分和职能定位,严把审判质量,严格审限管理,统一执法尺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切实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二是强化能动司法,提升服务大局水平。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能动作用,找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出台知识产权审判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施意见,全面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有效裁处侵权行为,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强化矛盾化解,提升维护稳定水平。坚持公正廉洁司法,改进司法作风,完善各项司法便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强化诉讼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积极探索总结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化调解机制,实现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稳定和谐的司法环境。
四是强化素质培养,提升司法能力水平。继续抓好审判队伍的业务基本素质,锻炼提高新进人员的审判综合能力,强化司法伦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培养适应“三审合一”审判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专家型法官。继续发挥调研宣传工作的传统优势,抓好对热点问题、新型疑难案件的司法调研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济南知识产权审判的影响力。
五是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文化建设水平。重点加强党建工作和司法作风建设,确保队伍不出问题,树立司法窗口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在队伍建设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强知产庭室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和谐庭室的构建营造有利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