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廉政文化
学习用典: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10日

  

  用典: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3月1日)

  解 读: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出自孟郊的《上达奚舍人》,意指贤明的人能反躬自省、严于律己、大公无私。习近平总书记用此句高度评价了周恩来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崇高情怀,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勉励和要求。

  “大贤秉高鉴”,意思是真正的贤人要随时准备拿出镜子来照自己,不让自己有丝毫的瑕疵,就是说做人要善于自省自律。从古之“以人为镜”,到今天的“照镜子、洗洗澡”,都包含深刻的自省之意。自省精神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历来为古人推崇,如孟子的“反求诸己”,荀子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西汉扬雄的“三省吾身,谓予无愆”,宋代朱熹的“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的先贤总是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和行为进行反思,以改正自己、鞭策自己。明朝内阁首辅徐溥就非常善于自省。据说在他少年时代,就效仿古人,为自己准备了两个瓶子,每当自己有善行时,便往一个瓶子里投一颗黄豆;若是做了一件错事,便要在另一个瓶子里投黑豆。然后每天晚上检查瓶子里黄豆与黑豆的数量,来审视并反省自己。长此以往,黑豆越来越少,黄豆越来越多,而徐溥也在这种持久的自省与自律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完善了自己的品质。

  天资不算高的曾国藩,年轻时还有很多坏习惯,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毛病,他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记日记,记录自己的各种不足,借此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反省;二是邀请亲朋好友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让大家看到,从而让大家一起监督他。凭借这种近似严苛的自省,曾国藩终成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

  “公烛无私光”,讲的是连公家的蜡烛这样的小东西、小利益,也绝不给自己私用,也就是公私分明。古时有“公烛之下,不展家书”这样的清廉佳话。据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在他看来,公与私之间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举动看起来有点过于较真儿,但背后折射的是公私分明的高尚情操。“公私”是一把尺,丈量境界高下,也是一杆秤,称出格局大小。

  自古以来,公私分明都是我们民族推崇的做人哲学和传统美德。在处理公私关系问题上,许多先贤前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公私分明的典范。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对于生活中的小节完全可以不那么过细,但他却“斤斤计较”,不给自己任何一次占公家便宜的机会。有一次,他要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先坐车由中南海西花厅去北京饭店理发,再到人民大会堂。从北京饭店理完发出来,他提醒司机说,从西花厅到北京饭店算私事,从这里到人民大会堂才是公事,不要搞错了。

  朱德一生也是公私分明,干净做人。他临终前,把子女叫到身边:“我们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只有我读过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你们可以拿去学习。”

  老一辈革命家的模范言行又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谷文昌、焦裕禄、杨善洲、牛玉儒、郑培民……无数共产党人用言行实践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信念和清廉。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1号 电话:0531-12368 邮编:250001

版权所有: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