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以来,历下法院以创建“红领物业”为契机,将物业纠纷诉源治理作为全院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行“多元共治”模式,坚持普法宣传、合力治理、示范诉讼、判后司法建议四方面举措,打出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强力“组合拳”。一是普法宣传走在前。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材料,拍摄普法系列短片、法官进社区讲课等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争取使矛盾纠纷化于未发。共向社会各界发放《物业纠纷普法宣传手册》5000 余册,拍摄的16 集的普法系列教育短片《法官说法-物业篇》全网获得点击量60 万余次,法官进街道、社区、物业公司讲课100 余次,联系辖区内较大规模的物业公司召开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座谈会2 次,获得相关部门的积极反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凝聚合力治未病。以街道诉调对接工作站为平台,建立一个“网格法官”包联一个街道办事处,住建部门、街道、社区、网格员等多方合作的“1+1+N”联动机制,在物业纠纷出现苗头,社区无法自行化解时,由“网格法官”提前介入,对纠纷进行“法律诊断”,在释明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责任范围、服务标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促成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形成以来,诉前成功调解纠纷659 件,实现“调解一案,带动一片”。三是示范诉讼树典型。诉前调解不成的纠纷,由物业公司选取较为典型的案件先行起诉,以示范判决或调解促其他纠纷调解、和解,共完成示范诉讼37 件,发挥示范诉讼的带动辐射作用,多个社区在物业纠纷领域成为“无讼社区”。四是司法建议保长效。对于在矛盾预防、诉前调解、审判执行等阶段发现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向相关主管职能部门和物业公司发出司法建议20 份,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履行监管职责,扫除物业领域监管“盲区”,督促物业公司积极听取业主反馈意见,针对服务缺陷及时有效整改,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今年1-6 月,全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收案数量从2020 年的687 件下降至21 件,仅为2020 年收案数的3%,绝大多数物业纠纷在诉前阶段得到实质性化解,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